臺南巧克力模型製作推薦:擬真度最高,值得信賴的製作團隊
視覺上的味覺盛宴
對於美食,我們往往先以眼「饗」為快。一道精緻的料理、一塊質感濃郁的巧克力,它們的吸引力首先來自於視覺的饗宴。
各種繽紛的色彩、豐富的紋理、創新的造型,都是觸動我們味蕾的先鋒。而這正是我們服務的核心所在——將美食的視覺體驗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境地。
3D列印食物模型,重新定義視覺美食
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將3D列印技術與傳統美食藝術相結合,推出了3D列印食物模型服務。
這種全新的技術讓我們可以將各式各樣的美食重新塑造,更精準地捕捉到食物的形狀、顏色、紋理等細節,從而將視覺美食體驗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層次。
不論是一塊酥脆的烤麵包、還是一杯濃郁的拿鐵咖啡,我們的3D列印食物模型都能夠將它們的視覺美味呈現得淋漓盡致。
透過我們專業的設計和精細的列印技術,每一個模型都是一件藝術品,每一個細節都充滿生活的氣息。
在這裡,美食不再只是吃進口裡的享受,而是變成一種可以觀賞、可以收藏、可以分享的視覺藝術。
我們相信,這種新的視覺美食體驗能夠為你帶來全新的樂趣,讓你的生活更加色彩繽紛。
專業的食物模型設計服務
我們致力於創造各式各樣的食物模型,包括但不限於烘焙品、主食、點心、飲品等,滿足您所有的視覺需求。
我們的專業團隊由經驗豐富的設計師和技術人員組成,他們具有深厚的技術功底和獨特的藝術眼光,致力於為每一個模型注入生命。
我們的服務核心在於精確再現食物的形狀、顏色和紋理。
無論是金黃酥脆的麵包皮,還是熱氣騰騰的熱狗,或是冰凍的冰淇淋,我們都能將它們的細節刻畫得栩栩如生。我們的目標不只是創造出形狀相似的模型,更是讓每個模型都能傳達出那種食物所帶來的感官享受。
再加上我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我們能為您提供獨一無二的食物模型設計服務。從初步的設計概念到成品的製作,我們都會與您密切合作,確保我們的模型能準確地捕捉到您的想法和感覺。
食物模型作品案例
美食的視覺藝術
對我們來說,美食不僅僅是為了滿足我們的味蕾,更是一種藝術的展現。每一道菜,每一個食品,都有其獨特的形狀和色彩,都是一種視覺的享受。
我們的目標,就是將這種享受轉化為實體,通過我們的3D列印食物模型,將美食轉化為一種視覺藝術形式。
我們將專業的技術和獨特的藝術視野相結合,致力於創造出能夠傳達美食魅力的模型。我們希望,透過我們的模型,更多的人可以感受到美食的魅力,可以欣賞到美食的藝術。
我們不僅僅是在製作模型,更是在創造藝術。我們的3D列印食物模型,就像一個個小型的藝術品,讓您可以隨時隨地欣賞到美食的美,感受到美食的魅力。
感謝您選擇我們的服務,我們期待與您共同創造出更多美食的視覺藝術!讓我們的3D列印食物模型,為您的生活帶來色彩,帶來樂趣,帶來藝術的享受。
需要我們相關3D建模與3D列印服務,請點擊下方按鈕與我們聯繫
臺南食物模型設計推薦在當今的視覺導向社會裡,食物模型設計成為了極其重要的工具,尤其在飲食業、教育業,甚至於市場營銷方面都有其不可或缺的價值。我們的專業服務,利用最新的3D列印技術,為各種食物創建出栩栩如生的模型。
從烘焙品到主食,從點心到飲品,我們都能將其精確地再現。每一道菜色,每一種食品,無論是形狀、顏色,還是紋理,我們都能捕捉到並賦予模型。這是因為我們的專業團隊具有豐富的經驗與精湛的技術,他們掌握了精確控制3D列印過程的能力,將數位圖像轉化為實體模型。新北飲料模型設計工廠推薦
這不僅僅是一種新的技術或者服務,更是一種藝術的實踐。透過我們的3D列印食物模型,您可以將美食的視覺饗宴帶入您的生活、您的商業空間,甚至您的教室裡。我們期待著通過我們的服務,將美食的視覺藝術傳遞給更多的人,讓美食的魅力得以延續。臺南食物拍照模型推薦
汶川地震幸存者:這一秒鐘,我不要死 2008年,5月12日,那時,我是四川省綿陽中學高中三年級的一名學生。 2013年,4月20日,凌晨,今天的我已經從浙大畢業快1年,距離當年那場地震,竟也過去5年。 我無法去表達,作為一個四川人,對于同胞們在兩次地震中所給予的支持和幫助,讓我有多么感激。今天,我想講的,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故事,卻是一個改變我一生的故事。 所有災難的力量,并不僅僅是讓人們更加團結,讓人與人之間的同理心與共鳴彼此溫暖,它展現人性的惡,卻更彰顯人性的善與光明。而對于每一個個體來說,災難,是一種如此直接而出乎意料地方式,把我們每個人都必定面對的人生終點——死亡,就這樣毫無防備地赤裸裸地擺在了我們面前,在不到10秒的時間內,突然切換到頻臨死亡的模式,突然人生十年二十年的長遠規劃,在瞬間灰飛煙滅只剩下一個念頭——這一秒鐘,我不要死。 那一年,下午2:28分,距離上課還有2分鐘,我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教學樓的第6層,做著等比數列的一道題目。忽然樓道開始晃動起來,所有的同學都開始驚慌失措,跑到走廊上一看,大批的同學正在沖向樓梯,而三樓、四樓隨著人們的慘叫開始有人跳樓,大概只有3秒鐘的反應時間,我頭頂上的一盞燈忽然砸下來,在我的腳邊砸得粉碎,隨之而來的是整個班的同學更加失控地一起擁向樓梯。 從6樓,跑到1樓,那段距離,30秒。 整個樓道劇烈地晃動著,粉塵彌漫,記憶中是刺鼻而模糊的味道,前前后后全都是人,我們就這樣彼此緊緊地扣著雙手向下跑,速度并不慢,雙手都扣得那么緊,生怕旁邊的人滑倒。直到跑出教學樓,一路狂奔到操場,很遠,回頭,看著還在晃動的教學樓,墻壁上竟然已經被撕開了明顯的口子。 所有的學生,都站在了操場上集合。整個學校沒有任何人傷亡,也沒有建筑物的倒塌。然而,在接下來的30分鐘內,整個操場彌漫的,竟然是一片哭聲,同學們彼此抱頭痛哭。 剛才來不及反應的恐懼,竟然在逃離后被釋放,如果,就在那一刻交代了,我們此生還有多少未完成?如果,剛才那一刻,有任何一點點不測,我們現在恐怕就見不到陽光了…… 死亡,就以這樣蠻橫而霸道地方式,活生生地擺在了距離高考還有不到1個月的我們面前。(人生感悟 www.lz13.cn)那是一種如何令人震驚的方式,當我們的腦海里已經填滿的是對于整個暑假的放肆憧憬,對于未來大學生活的慢慢期待。一場災難,卻可以瞬間把這一切都掏空,把生命冰冷而脆弱的本質,毫無保留地暴露在我們面前。 哭過,一個朋友問我:“在跑下來的那30秒里,你是不是一直想著因為要上自己心儀的學校。所以你不能死?” 那個瞬間,我愣住了。 在那30秒中,所有關于夢想、抱負和那所被念叨了很久的目標大學,沒有分毫出現在我的腦海里。那30秒,我的思維幾乎是完全空白的,空白的如此徹底,我甚至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我要活著”這個念頭。我所唯一能回想起來的事情是,我的整個身心靈,都調動了所有的能量,只是想多撐,哪怕一秒。 也就是在那一刻,我人生中第一次觸碰到了一種東西——生命,只是那么純粹那么純粹,本質的盛名——與我當天穿著什么無關,與我未來要上什么大學無關,與我那教室里所有做滿了未做滿的習題無關,與我所有關于未來的設想和抱負無關。它只是生命而已,活著,一口氣,能呼吸,能挺能看,就是生命。 也就在那一刻,我忽然覺得,許多我曾經那么看重的東西,竟然都像灰塵一樣,輕飄飄地,落了下來。 走向體育場,當時的災民避難場所。捐贈的衣物像小山一樣堆積起來,好心的市民在家煮了上百個白水雞蛋,用水桶拎著走到體育場一個個發給災民。醫院,傷病員還在不斷地被運過來,那些血肉模糊的場景,至今在我的腦海里被有意識地打上了禁區,請讓我不要回憶。至今,我仍然害怕恐怖片,害怕血腥的場景。切膚之痛。 后來……后來……我上了大學,仍然會把假期投給故鄉的災區。義無反顧。后來,2011年的3.11日本地震后,我在那個暑假去了日本,走到仙臺,矗立在那所被海嘯沖垮的小學前,看著堆積如山的安魂菊。我幾乎能看到最后一刻發生在這里的所有場景,我幾乎能聽到那些呼喊,看見那些緊緊握在一起的手。生,抑或是,死?命運的無常,就在于你可能將心都已經裝滿了對明天所有最美好的希望,卻在今天畫上了全部的休止符。 于是,我們只能學會去抓住所有稍縱即逝的美好。 的確,在那么一段日子里,那種對死亡的恐懼仍然會讓我在睡夢中驚坐而起。自我確認,我還活著。 的確,在那么一段日子里,我把所有的今天,都當做生命的最后一天來生活。我不能像勵志書一樣說,我每一天都過得很沒有遺憾。但我知道,當我選擇用這個方式生活的時候,我開始和最深處的自己對話,我開始問自己的生命是否在當下的生活里綻放,我不沉迷于任何的光環,我也不在乎別人怎么看我。我知道,我只活一次。 如果明天,就是告別日。今天的我,是否還會沉迷最后一集電視劇?是否還會愿意在抱怨和牢騷中度過?是否還會害怕失敗,害怕受挫,害怕被人嘲笑? 我是如此熱愛生命里的那些源泉與光。用超出常人數萬倍的熱情,去愛著,那些閃光的瞬間,那些令人迷醉的美好。 不過是,活得很用心。毋寧說,用心在活,而非walking dead. 今天,2013年4月20日,8:20分,微博上的愛心接力,家門口的成雅高速公路已經被作為生命通道,來自四面八方的物資正在涌入災區。愛,一直都在。我們的文明在這個時候仍然會爆發它最強大而團結的力量,超越所有的制度和牢騷。 而我只能講這么一個俗套的小小故事,作為回報。 如果,正在讀這篇日志的你,愿意在某個夜深人靜的晚上,當四周寂靜的時候,忽然感覺自己將要在1分鐘后死去,去真正感受那種死亡的悲鳴與恐懼,去想象此時此刻的你就身處在地震中的一棟樓里,倒塌、慘叫,你卻無能為力。 就在那一瞬間,去抓住本真的那個你,去抓住你最內核的那個生命,再也不要把它放開。 此謂,向死而生。 ——拜謝大恩,愿神保佑善良的你。 趁現在沒死,趕緊去做想做的事吧 死前要做的五十件事 少年,你的夢想都死到哪里去了?分頁:123
每一天都需要堅強 文/毛臣 有人說,判斷一個人幸福不幸福,要看她早上睜眼的那一刻,臉上是否帶著微笑。生活在這個紛繁復雜的社會,我們背負的壓力來自四面八方,每一天,我們都需要堅強,去對抗心靈的反叛和靈魂的疲倦。 如果可以選擇,我希望能睡到自然醒,有足夠充沛的精力去面對日常所有的煩瑣;如果可以選擇,我希望有雙休的周末,三五朋友相約過一種慢下來的生活,去體驗時光的消瘦;如果可以選擇,我希望能讓自己的足跡更廣泛的涉獵祖國各地,而不被過多的束縛。 但是,每一天我們還是需要堅強,即使在睜眼的剎那,心底一百個不情愿的掙扎著起床,可是我們還是得用飛一般的速度解決洗臉刷牙,過著打仗般節奏的生活狀態。連續沒有休息的時候,拖著疲憊的身軀,眼皮在打架,慵懶的精神在無聲的抗議,我只是一塊行走的肉。而一旦,獲得充足的休息,讓身體和心靈得到陽光和雨露的滋養,年輕的心又迅速的恢復彈性,一掃消極的情緒,再次投入到風風火火的生活中。 每個人都有他的脾氣,每個人都有他的壓力與無奈,塵世中沒有哪一方凈土能讓人不受到傷害。職場上你徘徊不前,被人暗算,心力交瘁;感情上你千回百轉,始終遇不見對的人,面對年老父母的催促,你煩躁又無奈,被冠以不孝的罪名;在這個城市你年復一年的付不起一套房子的首付,永遠處在缺錢借錢的狀態,想要的生活總是在前方,總是差一段距離。 也許,有時候你也靜下來拷問,這是怎么回事?面對周圍的人,總覺得自己活的不夠灑脫,別人的生活方式自己想過也過不了,沖破不了自己心的藩籬,只能在自己和環境限定的圈子內,繼續重復著日復一日的憂傷和歡樂。 可是,即使有一千個理由讓我們暗淡消沉,我們也必須一千零一次的選擇堅強面對。活著,體會著生命里每一次心靈的陣痛和改變,回憶著自己的歷史和周圍環境的歷史,來作為現實的參照,我們也能找到一種安慰;暫時得不到想要的大生活大快樂,但觸手可及的小快樂只是等待你發現的眼睛去挖掘。 當每一天的堅強成為一種習慣,也許有一天突然撤去一種壓力,我們會連自己要做什么都搞不清楚,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的定力,一直堅持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勵志名言 www.lz13.cn)也許,堅強已經成為一種世界的民族的趨勢,從奧運會到世博、亞運會,中國也一直以進取來表達堅強。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都在不停的努力付出,一天天讓自己活的更好。 每一天的堅強,是我們活在這個世界的有力支撐,是一種人類賴以生存的氧氣,若我們始終能以包容和柔和的眼光去看待堅強,堅強,其實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生活狀態。 小編的話:我們時刻生活在一種壓力的環境之中,壓力有時候也是我們的動力,就看我們用什么樣的心態去對待它。更何況壓力也是一種選擇,一種生活的進取狀態。 我懂得了堅強 早安心語:微笑有時候說明你很堅強 有關堅強意志的名言分頁:123
春聯的記憶 文/班雪紛 父親讀過書,先是曾祖父教他學文習字,后來又上過公辦的小學。因此,在老家,父親算得上有文化之人。曾祖父既是道士先生,同時也教私塾,所教給父親的,除了三字經等學問,還教父親寫了一手好字。 過年時,父親便自己寫春聯,年年如此。在老家,春聯叫對聯。父親還沒有開始寫我們家的對聯,寨子里便會陸陸續續的有人來請父親去幫他們寫。老家大都在臘月二十三至二十七之間殺年豬,所以,來請父親去寫對聯的人家都會選擇在殺了年豬后再請父親到家里去。寫對聯對于鄉鄰來說,是一件嚴肅而不簡單的事情,不殺年豬,就沒有好菜招待父親,他們斷然不會這樣失禮。其實,父親對吃的東西并不講究。很多時候,父親會讓他們把紅紙帶到我們家里,利用晚上或空閑時間幫他們寫。父親寫的對聯都是自己編,并無現成的對聯可以參照。 父親寫對聯的時候,就會讓我幫忙,裁紙、加墨、按紙。父親先確定要寫的這幅對聯有多少個字,把紅紙條兒折疊成幾個米字方格,然后就在家里的大桌上開始書寫。父親寫的時候,我就站在桌子的對面,兩只手按住紅紙上方的兩個角,要保證紅紙平整,特別是寫到最后一兩個字時,寫好的這部分會拉到超出桌子的地方,父親就會提醒我:手要平,要穩,不然寫好的沒干的墨汁就會往旁邊流。這種時候,我就會屏住呼吸,小心翼翼的拉平這紅紙。寫好的對聯平放在地上,紅底黑字。父親的筆畫剛勁有力,游刃自然。看父親寫毛筆字,確實是一種享受。只見父親先把毛筆放進盛墨汁的碗里一蘸,提出來在碗沿上擠壓多余的墨汁,靈活轉動毛筆,讓筆尖變得圓潤緊湊,然后在米字格內揮灑,一氣呵成。 一戶人家的對聯最少的都要寫三副,大門,中門和窗戶,講究的人家還要寫在牛圈或閣樓上。當他們來拿對聯時,晾在地上的對聯已經全部干了,父親就會按照先后順序給他們收好,交代好,哪副貼在哪道門框,哪一只放在哪一邊。總有一些人是大字不識一個的,就會恭敬地對父親說:伯伯,還是麻煩你去幫我貼吧,要不我都搞不清楚哪張貼哪點。父親回來時,對聯當然都貼好了,同時也酒飽飯足。有的人家未必就不會自己貼,請父親去,也就是想招待父親吃一餐飯,以示感謝。 過年前那幾天,家里的事情總是很多,父親也很忙。因此,幫別人家寫對聯,往往都只能在晚上。那時候還是點煤油燈,父親要寫對聯之前,總要把燈芯挑大一些,讓房間亮堂一些。記得有一年,一只貓把地上的對聯全部踩臟了,天明起來一看,對聯上印滿了貓的腳印,父親又讓我去供銷社買來紅紙,放下所有的家務事,抓緊幫人家重寫。 我們自己家的對聯,往往都要到大年三十那天,父親才騰出時間來寫。其實,在幾天里,父親就已經在心里醞釀對聯的內容。別人家的對聯,盡管都是父親自己編寫,大部分也都還是固定格式和句式。我們自己家的對聯,就完全是父親自己創作的了。父親寫對聯重來都不會將什么“富”啊“財”啊這些內容寫上去。記憶中,父親在正大門寫的大都是勤勞、節儉之類,在側門寫的是一家人互敬互愛的內容,而閣樓的內容大都是青山綠水,贊美大自然的內容。父親創作的對聯總是讓來客夸贊,都說寫得很好。 那一年,我在惠水師范讀三年級,那一年,父親沒有回老家過年,我和母親的年便心酸和簡單了許多。年前那幾天,我和母親忙著推豆腐、打糍粑,做以往過年前的準備。母親對我說:今年你自己來寫對聯吧。年少的我,書法水平也就是偶爾上的寫字課,那時候還不叫書法課。當我在母親的鼓動下決定自己寫對聯時,一方面有些蠢蠢欲動,一方面又多是擔心。我的字寫得不好,況且要在大門上寫什么,內心也沒有底。盡管有太多擔憂,年少時候的無畏與輕狂,我還是積極做了準備。最后,在大年三十那天,我貼上了自己寫的對聯。正大門的對聯是我從書上借來的: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物力維艱;芝草無根醴泉無源,人貴自立。這副借來的對聯配著歪歪扭扭的毛筆字張貼在大門上,年少的我站在門前仰頭觀望,內心百感交集。 不曾想到,這副對聯還真惹了事。大年初二,隔壁的幺公陰沉著臉走進我的家,當著我和母親的面問我:你寫這副對聯是什么意思?含沙射影的罵人?什么叫芝草無根?當時母親也著急了,沒有文化的母親當然不知道這副對聯的意思,看到長輩幺公這么生氣,就讓我把對聯撕下來。我卻認為自己沒有錯,偏不撕。幺公罵罵咧咧,見我更犟,氣沖沖回去了,走的時候還警告我,說等我父親回來了再說。在幺公的責罵中,我才明白,原來幺公認為我寫對聯諷刺他的小兒子家,因為他的小兒子結婚十多年了,還沒有生個一男半女。幺公離開后,我的眼淚還是流下來了,一直以來的委屈、心酸像決堤的洪流,母親也在一旁悄然抹淚。 正月十五過后,父親回來了。幺公也來了,依然是臉色陰沉,直接數落我過年寫對聯諷刺他家。幺公一通脾氣發完后,父親才說:今天我回來就看到這副對聯了,這是古書上就有的內容,也不是姑娘編的,幺公你也不要多想了。一直以來,父親在家族中說話都是有分量的,幺公盡管是老輩子,可是,他也聽出了父親是向著我的。后來,他們都把話題轉向了別處,對聯的事情就這么過去,不再被家人提起。 那個春節,年少的我突然就成熟起來。親人之間的傷害,盡管是無奈的,但同樣錐心刺骨。在母親的說服下,我被迫接受了家庭的變化。可是,內心支離破碎,那份痛,需要用白天夜晚來承受,那份痛,延續了很多年,直到我有了屬于自己的家。以后每年春節回去,都會站在大門口認真看父親寫的對聯,當年我寫的那副對聯,如果不是很刻意去回憶,往往都會忘記了當初所寫的內容。這么些年,父親用他固有的方式,讓我逐漸理解了他一直未離開過我的愛。 今年正月初三,我又回老家去看望父親。我問及父親,今年是不是他自己寫對聯時。父親回答:當然是我自己寫的啊,還去幫哪家哪家寫來呢。接下來父親告訴我:今年這對聯寫得辛苦,那兩天桌子都被占用了,只能將紅紙擺在地上寫,蹲著,時間久了,腿腳就發麻,又沒有人幫我按紙,整整寫了一早上才寫完我們家的,還不曉得明年我還寫得成不。父親最后這句話讓我心痛。父親老了,今年就已經滿八十一歲。看著眼前瘦小的父親,穿著土布的對襟衣服,大部分的頭發都白了,余下的也全都花白,雙眼皮往下塌,似乎睜開眼也費勁,干脆就一直瞇著。父親老了,家里的大事小事,總是要和我商量,聽取我的意見。 天明時,我又站在大門口,看父親蹲在地上寫的對聯。每顆字都還是那么端莊,每一筆都能體現出父親深厚的書法功底。然而,那些筆畫,缺少了剛勁、狂放。 每次離開老家,跟父親告別后,我總要再看一眼大門上紅通通的對聯,看那些父親書寫出來的文字,然后跨出樔門,不忍心回頭去看父親送我的目光。 春聯風景 文/韋語韜 可以說,春聯是中國春節獨有的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也最能體現出春來福到的含意。正月初三,我受父母的委托回農村老家看望親友。期間所見所聞,感觸最深的還是那家家戶戶大門上的春聯,紅紅火火,煞是醒目。 我老家的那個屯,是桂西的一個偏僻山村,四面環山,兩水交匯,田園風光旖旎。有通往縣城的柏油公路,有高壓線通過,有電信、移動通訊基站,故交通、通訊都十分便利,綠樹中掩映著幢幢水泥磚房。全村近一百戶人家全為壯族,每年春節幾乎家家門口都貼上春聯。春聯多是應景聯,或是自己書寫,或是村人幫寫,都傾自心聲,買現成的少之又少,他們覺得街市上的春聯千篇一律沒有特色,有的還不符合聯律,不值得品味。 一進村,第一棟房子大門上的兩溜文字“新鮮信息先聞到;溫暖春光總愛臨”,不由得讓你駐足品賞,看來這家人大有天時地利的優越感。一趙姓人家的聯語頗有氣勢:“過長江跨黃河敢沖名校凌云志;走武漢轉上海任選公司搏浪人。”原來,趙先生原在武漢一家物業公司工作,去年又轉到上海另一物業公司任職,他的女兒今年將高中畢業,據說是一位高材生,從此聯意可知其女報考名校志在必得。“旅泰國游臺灣大開眼界孫行者;搞流通投種養當借東風女愛之。”趙家對面的孫老師家春聯也不甘示弱,分明暗地里在與趙家較勁。孫老師的夫人叫李愛芝,在村里可稱得上是一位女強人,方圓幾十里小有名氣。女愛之(芝)對孫行者,耐人尋味,妙極了,我不禁為孫老師此聯拍手叫絕。有一座新宅的春聯筆勢翻飛“新樓前路通高速;寶地后山送早春”,雖是直白,卻也十分貼切,情景交融。 位于村尾的我的一位族中叔叔家,兒子、兒媳到東莞打工,他與老伴帶著一個上小學的孫女留守。今年春節小兩口沒有回來,節前孫女就跑去東莞跟爸媽團聚了,只有兩老自己過這個春節。他們的春聯寫道:“老幼家園長苦守;年輕東莞遠分離。”顯然,這一聯春節氣氛太淡了,可卻是無奈的真實寫照,不禁讓人心里酸楚。初三的那天晚餐,我避開其他親友的盛情,只來陪這村尾的叔叔和嬸嬸,讓他們也高興高興。 我家祖屋原址現已是一幢三層樓房,由我一堂兄居住,其中第三層是歸我名下的。當然,一樓大門也是少不了一副春聯:“尖硬羊角深層腐敗連挑破;雄威猴棒老虎逃離也枉然。”雄勁有力,熠熠生輝,別開生面。對于這一副生肖反腐聯,我問堂兄:“反腐與你有何相干?”他頗帶神秘地回答:“關系太大了,這可是我的一個夢。”想來也是呵! 村里辦有文化室和幼兒園,村里人當然也不忘給這兩處貼上春聯,分別是:“科技常新新村新業新時代;文明送美美景美風美樂園”、“小草逢春暖春送福值逢運;幼童有夢美夢成真定有時”。 各家各戶的春聯,環肥燕瘦,各得其妍,給清幽的山村送來了濃濃的節日氣氛和春天溫暖。 其實,我在城里的家年年也都貼有春聯。“羊毫落錦長清氣;猴棒生風護好程”,閃閃亮,縷縷香,今年的這一副春聯也是讓人賞心悅目呵! 外公和春聯 文/汪職坤 提起過年自然會說到春聯,說到春聯我則一定會想到外公。 外公不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上世紀30年代,外公因讀了幾年的私塾而成了村里小有名氣的文人,在外公的同年齡人眼里,外公總是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的,加上外公的寬和與熱情,常會有人找外公替他們寫信、算賬,寫寫春聯什么的。 上世紀70、80年代的農村是很少有地方可以買到春聯的,人們往往是買回紅紙找人代寫,因為外公寫得一手好字,過年替鄉鄰寫春聯便成了他當仁不讓的義務。 每年臘月二十七的大集之后,便有人陸續拿來紅紙讓外公給寫春聯,這時他便會忙碌起來。別人拿來的紙都是整張的,外公總是先要問明人家需要什么樣的對聯,如:幾副門板,幾副門框,幾個橫批,幾個福字等等,然后根據需要把紅紙裁成長短、寬窄、大小不同的條條塊塊。總記得外公寫對聯時的樣子,一張四方矮桌放在炕上,他雙腳分開站在炕沿的地上,低頭俯胸在小桌上,凝神屏息、神情專注。外公拿過一張紅紙先上下左右地目測一下,太長的紙需要按字數多少及字跡大小將紙折出暗格,稍短一點的紙,則直接下筆。奇怪的是,無論是折了暗格的,還是直接下筆的,外公寫出的字總是橫平豎直,整整齊齊。那時的我們根本說不上外公的字如何好法,但卻會在一旁專注地看。喜歡看外公筆下的直豎,狀如露珠,垂而不落,更喜歡外公的“點”筆,下筆之處如一顆小小的炸彈,落地鏗鏘有聲。 外公每寫完一副對聯總是上上下下地看,那目光里有欣慰也有挑剔。外公寫對聯很少用墨汁,都是自己研墨,不知道當初是因為墨汁的效果不好,還是為節省外公才這樣做的,現已無從考證。總之,外公研墨時那淡淡的清香會溢滿房間。外公也會讓我和舅舅幫他研墨,看到我們把身上、臉上弄個烏七八黑,他會開懷大笑,似乎這才是讓我們研墨的真正目的。外公對聯的內容總是不落俗套,有從最新的雜志上摘來的,也有自己構思的,有時外公也會讓我們開動腦筋,外公當然不會采用我們那些幼稚的童話,不過聽完之后,也會開懷大笑,仿佛讓我們勤于思考才是外公的真正目的。 外公寫對聯的那幾天,家里的每間屋子都擺滿墨跡未干的對聯,桌上、柜子上、櫥頂上、甚至床上,我們只能在有限的區域內玩著自己的游戲,或看著外公專注地忙碌著。有時外公會寫到很晚。因為那些墨跡未干的對聯占據了我們睡覺的地盤,我和舅舅困極了,只有擠在屋角,仰著紅彤彤的小臉,聞著墨香打起深深的瞌睡。不識字的外婆則會高擎著蠟燭,看著外公的每一個動作,品味著對聯上的每一個筆畫。 外公一定會在大年三十的上午把所有的對聯寫好,然后把其送到每個鄉鄰的家中。大年初一的早上,我和舅舅最喜歡到每家的門前看對聯,紅紅的紙,黑黑的字,看到外公的筆跡鮮活地佇立在各家的門上,我們往往會對小伙伴們自豪地炫耀:“這是我外公寫的”。 年,年年過,對聯,年年貼,可是外公不在卻已多年,各家門上的對聯依然是鮮紅如昨,字跡依然墨黑如初,但卻再找不到外公那蒼勁而熟悉的筆跡了。 母親的春聯 文/王光龍 舊歷的新年才更有年味。 傍晚時分,天無需多寒,最好是在一場雪過后,天凈,田野空曠,門前落光樹葉的樹枝也清爽利落,幾只鳥雀也適時地銜枝做窠,或許還有幾縷涼風,輕輕翻動著門上去年的春聯。 記憶中,以前住的土屋是木門,家里人沒人識字,也就貼上一個大大的“福”字,算是春聯了。后來每次都是父親讓我抱著紅紙去小表叔家,他是族里唯一上過高中的人。只是,每一年,他寫的吉詞祥語都是重復的那幾句話,字跡瀟灑如同他手里握的鋤頭鋤地一般。那時,村人經常說,如果不是當年他幫著受欺負的親戚打架,成績頂好的他也許會上大學。后來我念書后,初中起父親開始讓我寫春聯。雖然寫的如鴨爪扒雪,但是一旁的母親卻看得歡喜。 小年過后,母親就和我上街挑選筆墨和紅紙。紅紙要七大張,母親傾向買粗一些的毛筆,她說這樣寫出的字也大些,好看些。往往都是父親裁好紙,我負責寫。舊時過年總是冬日酷寒,買來的墨水即刻就結冰。無奈,母親端著裝墨的碗放在火爐上烘烤,毛筆則放在熱水里浸泡。手腳更是僵硬,手指根本就不能握筆,并且許多的字要寫的那么大,根本就超出了我的能力。那時寫字心切,卻寫的扭曲,一想到要貼在大門上,讓眾親友看,便更加心急如焚,急得要哭。好幾次我都發脾氣,想著為何就我家要寫春聯。母親只好在一旁安慰,說只要寫出來都是好看的。為此,前兩年,我都是在又氣又惱又著急中涂抹了幾幅春聯。那時,很多的字還不會寫,我只好先找來字帖,臨陣磨槍,把要寫在春聯上的幾個字反復臨摹。無奈字帖上的字體有限,以至于后來寫出的春聯有許多重復的字,算是將就過去。 字寫的慢,往往在三十的傍晚才寫好。有一年,父母都已經快把年夜飯煮好,而我還在堂屋寫著最后幾幅春聯。手腳冷的失去了知覺,母親就把火爐端到我旁邊,讓我烘烤手。手稍微暖和點后,又拿起筆來寫。那幾天,寫的確實慢,母親開玩笑說,從早上到晚上,才寫了一副大門。而且筆墨掌握的不好,墨水多,寫好的字都溢出,影響了美觀。好不容易湊次幾幅,擺在堂屋地上,父母走過都欠著腳走,生怕踩在上面。只有家里的貓狗不老實,在紅紙黑字上留下幾個爪印。最怕有風,一陣風輕輕吹過,還未干的春聯卷起來,黏在一起,撕開就不易,如果撕壞,還得重新寫。 春聯寫好后,母親早就在爐子上煨好漿糊,我看好左右門上貼的內容,弟弟一張張遞送給我。父親說春聯也是有順序的,先內后外。柴火是要先拿進來的,因為柴和“財”同音,最后才在大門上貼上“開門見喜”的紅聯。春聯最好貼整齊,剛開始父親貼,后來我自己貼。天冷,用手撫平紅紙很是寒冷,母親找來破舊手套讓我戴上。春聯貼好后,手上全是紅紅的顏料,這是過年才有的色彩。好幾次,母親建議用透明膠來貼,省去打漿糊的麻煩,并且易貼易揭,省去來年要重新鏟去門上粘的很緊的殘剩漿糊。經不住我們母子的勸說,父親也就同意了。春聯貼好后,放完鞭,關上門,大家就一起圍著吃年夜飯。 一年正月,村人路過我們家門口,打量著我寫的春聯。畢竟我是村里唯一的大學生,手寫的春聯自然是一種榮光,父母比我更加清楚這點。那人先是稱贊,后來發現我寫的字中少了一筆。我自是不服,為了顯擺也許也是為了好看,我大都用的是繁體字。村人信心滿懷地說肯定少了一筆,我默默地回去查閱字體,偶然少了一筆。帶那個人走后,我偷偷地用毛筆在春聯上加了一筆。其實還不止這些。我自己裁紙,卻不夠長,母親只好用其他紅紙拼接上。寫了錯字,要么就加粗一點,以期混淆,更甚者還用透明膠粘去,重新寫。村里人看見我在寫春聯,紛紛抱著紅紙到我家去,母親自然是歡喜。我只要硬著頭皮接下,晚上點燈在聯系字,寫好后,把寫的工整點的挑幾張送到人家去,剩下的自家貼上。后來,春聯隨處可買,好看便宜,省去了裁剪的麻煩。唯有我家,雖然那幾年正是青春期,心浮氣躁,好幾次都說來年不寫春聯,母親卻早早買好了筆墨和紙張。我也就年年寫。談戀愛時,我告訴母親,女友的書法比我好。母親笑著說,那以后我家的春聯就交給她了。 每每快過年時候,母親說,紅紙都給你買好了呢。我笑了笑說,等我回去寫春聯。而工作后,回家次數少,筆墨許久不動,更沒有時間再寫春聯。母親只好從街上買來春聯貼上,卻總說要貼上我寫的春聯才好。我知道,母親在等著,等著我寫的春聯,等著我回家。 紅紅的春聯 文/紅紅的春聯 春節,為對聯的事,惹了一段笑話。 一位老朋友打電話問我是不是搬新房了。我答,還是原來的老樓啊。通話間,聽聲音他就在我家門口,趕忙打開門,只見他還拿著電話,愣怔著端詳貼在門上的春聯,一副大惑不解的神情。 坐定后,他才道出原委。原來,他已經爬到我家七樓的門口,一看門上貼的對聯,覺得走錯了門——那對聯是橫七豎八、歪歪扭扭,如同初學者寫的字。他知道我平常練字,還是書法協會的“會員”,那春聯上的字,和我的水平差了十萬八千里。他琢磨是不是什么新“體”,也不是,只好轉身到下一層,一看,那家門口是印刷品對聯。他思謀,我不會放著自己的書法作品不在新年展示,而去買那種千篇一律的對聯貼。他認定一定是他記錯了樓層。只好又下了一層,這一次,他實在是敲錯了門!主人告訴他,我的家就在七樓,這兩天都見過面的。但他返回七樓時,為了在大過年時別碰一鼻子灰,惹出不快,只好撥了電話。 小小的插曲給朋友的相會增添了別樣的歡樂和情趣。望著他不解的神情,我笑著解釋:那是小孫子寫的! 他還是大惑不解:你怎么讓娃娃胡劃拉的字當春聯,也不怕朋友笑話你這個“大師”,也虧了你的一手好字沒用場! “寫字從小時候就要抓起,我是鼓勵孫子,培養他寫字的興趣呢。”我道出了真實動機和意圖。但無論我如何解釋,朋友總覺得,全家門臉的春聯讓剛開始練字的娃娃涂抹,實在有傷大雅。 那是暑假里,我領著正上小學一年級的孫兒揚揚參加一個書畫活動,我們揮灑筆墨,玩得熱鬧開心,根本忽視了孫兒在干什么。忽然,我發現有張畫案周圍有幾個觀眾,過去一看,原來是孫兒!他拿著書畫家們丟到一旁的宣紙條兒,學著將紙疊成方格,握著大筆劃拉了起來,惹得幾個人圍觀。 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孫兒毫不怯場,只見他一筆一畫“春眠不覺曉……”盡管筆畫粗細長短不合法度,但卻透出童體的嫩稚、樸拙和清新。一首詩寫完,幾個觀者還噼里啪啦鼓起了掌。孫兒像是受到了鼓舞,放下大筆,又跑到書畫家那兒,撿起地上條條縷縷的紙,鋪到畫案上,認真地折疊起來…… 其實,孫兒平時也練字,那是在印有米字格的毛邊紙上,用的筆是中號的白云筆。大多是拓著我給他寫的“影格”,字頂多比核桃大一點,可是這一次,那么大的筆,那么大的字,他就敢大著膽兒像“老將”們一樣龍飛鳳舞地揮灑起來。 從此以后,孫兒除了習練小字外,時不時學寫幾個大字。春節前,我給親朋好友書寫春聯,孫兒揚揚不滿足于給我扥紙,他躍躍欲試,鋪開裁好的紅紙,學著我疊起米字格,濃墨飽筆寫了起來——“爆竹聲中除舊歲,梅花香里迎新年”。那紅紅灑金的紙,黑亮的字,還真是別具一格、分外惹眼呢。盡管筆畫不甚規范,點橫撇捺稚嫩,但我覺得,正是那不成熟的童體,會給人一種難以言表的趣味和審美,多像春天柳枝上綻放出的嫩芽和含苞欲放的花蕾,那不正預示著未來的希望?我選了一副,端端正正地貼在門口,左瞧右看,愉悅和興奮的心情是從來沒有過的! 笑話還在后頭,一天,又一個朋友來拜年,他是在另一個單元給我打手機,也許這家恰好也走親訪友去了,敲了幾次門沒有反應。他還是犯了正常思維的錯誤,也是被那歪歪扭扭、橫七豎八的童稚字體弄糊涂了,還好,他記得我家是七樓,以為弄錯了單元,便提著禮物又氣氣啃啃爬到另一個單元的七層。按幾次門鈴沒動靜,他扶著欄桿喘著氣,這位老弟舞文弄墨謅幾句詩,他套用古詩《尋隱者不遇》,邊擦汗、抽煙歇息,還真構思出一首詩呢…… 和前一位一樣,聽完我的解釋,這位老弟總算倒是沒有否定我培養孩子的心意,卻還是勸阻我以后過年時再別貼小孫子寫的春聯,避免再鬧出類似的笑話和麻煩。 我卻不以為然,明年,孫兒一定寫得比今年好多了,我還會貼上孫兒寫的紅紅的春聯,說不定還會以假亂真呢! 鄉下那手寫的春聯 文/凌河槳聲 回鄉下老家,見到人家門上貼著手寫的春聯,心中不禁一喜。那樸拙的手寫春聯,甚至說算不上書法作品的手寫春聯,竟一下子觸動了我的情思,讓我想起了當年手寫春聯那些似乎已經遙遠的往事。 屯子里,家家戶戶對貼春聯都是那么重視!院門貼,屋門貼;上屋門貼,下屋門貼;外屋門貼,里屋門也要貼。貼春聯,也要貼橫批,院門上還要貼不止一個橫批。還要在碾子、磨、水井、豬圈、雞窩、牲口棚等處一一貼上“白虎大吉、青龍大吉、井泉興旺”等內容的春條。那時沒有現成的印制春聯,需要提前買好大紅紙來寫。倘自家沒有人能寫毛筆字,就只好找人代勞。 父親念過一些書。在屯子人眼里,但凡念過書的,就應該能寫毛筆字——屯子里的人稱為水筆字。所以,不管你實際上是不是真的寫得了,一到臘月根兒,就有家族或近鄰拿著紅紙擁到家里硬是趕鴨子上架。來了就是相信你,何況來的又都不是外人,寫好寫賴人家都不挑,所以任你有一百個理由也沒法把來者往外推。 屯子里不少人家有過年吃素的習俗,過年要提前一天,貼春聯也自然就跟著提前一天。所以,一到臘月二十五、六,我家的屋子里就熱鬧起來,家族啊,鄰居呀,甚至住在兩三里路以外的家族近支也要拿著紅紙來排隊,父親就整天地忙碌起來。我雖不會寫,但愛看父親寫大字,所以,每到這時,我就樂顛顛兒地幫父親放好寫字必需的飯桌子,主動地幫父親研墨。父親先是按人家的要求把紙裁好,一般裁一張大紅紙能寫五、六副春聯,具體要根據每一家門框寬窄的實際情況來定。裁好了紙,還要折出印兒來,一副五言聯要折四折,一副七言聯要折六折。折好后,父親把紙在桌子上展開,按平,提起毛筆,邊告筆邊告訴我要“輕研墨重告筆”,然后在廢報紙上簡單地練習練習,就下筆寫起春聯來。父親寫春聯的時候,習慣下聯在左上聯在右,先寫下聯的第一個字,然后寫上聯的第一個字,接著寫下聯的第二個字,再寫上聯的第二個字……上下聯相應位置上的字一一對應,工工整整。那時候,從裁紙、折紙,到書寫,看著父親嫻熟的動作,自如地運筆,我都特別佩服。特別是父親寫起字來頭略歪、嘴唇微微用力的形象至今還刻在我的腦海之中。 但是父親頭腦里的春聯畢竟有限,總是習慣寫“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春回大地風光好;福滿人間喜氣多”之類的舊春聯,再不就是把“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之類的壽聯當春聯來寫。我就有意無意地注意搜集《農家歷》、《寒假作業》或者過年期間報刊上自己喜愛的春聯,還買了幾毛錢一本的《新春聯》小冊子。到父親寫春聯的時候拿出來,還要幫著父親參謀,用手一指,讓父親寫這個或寫那個。當選中的春聯被寫在了大紅紙上,怎么看都覺得父親這幅字寫得好,更暗暗地為自己的選擇得意。不過也確實有挑選失敗的時候。有一副春聯下聯忘記了,不過那上聯至今還記得,叫做“一派春風掃積弊”,我挑到了這副聯,父親卻搖頭,說“不好”,當然也就沒有寫。“不好”在哪兒呢?多年以后,我終于明白:父親喜歡寫吉利話,不喜歡“掃積弊”那幾個字。這對我是個教訓,以后我代人寫春聯,甚至自己創作春聯,都盡量避免使用這種不為大眾接受的字眼兒。 大約在我上初中后不久,父親就把過年為自家、為別家寫春聯的任務交給了我。我心中自然忐忑:有此鍛煉的良機當然好,但我的字的確拿不出手。不過在父親的堅持下,我還是接過了接力棒,而且一寫就是十幾年。我把這個活兒看得很神圣,做起來態度也特別嚴肅認真——裁紙認真,折紙認真,寫字更認真,中規中矩,一絲不茍。寫字的人都知道,毛筆字立起來看著好才真叫好,我的毛筆字立不起來,一立起來自己就覺得慘不忍睹。但,我同樣無法拒絕近鄰、族人們的要求,而且從內心深處也愿意為他們服務。每當有人把大紅紙送到家里,我都像封建時代臣子接皇王圣旨一樣,認真地接過,盡最大努力選好聯,盡最大努力把字寫得像樣一點兒。每到春節前夕,一寫就是兩三天,我竟樂此不彼。有時,看著滿炕、滿柜蓋晾曬著的春聯,內心也沾沾自喜過,——那畢竟是自己的“作品”啊。 偶爾,我還寫出了村子。某年臘月去親戚家,我為親戚寫了幾副。因親戚家開了個小賣部,我就大筆一揮,先寫了副“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的通用聯。又根據記憶寫了一副“聲聲爆竹聲聲笑;朵朵煙花朵朵春”的春聯,沒想到當場就受到了一位到親戚家買東西的顧客的好評,這位顧客讓我的親戚找筆抄了下來,還夸獎我說還是念書人寫出來的東西好,念著喜興,任我百般解釋說那春聯是我搜集的不是我寫的都無濟于事。 當年,族人們深愛手寫的春聯,有時,實在來不及找人代寫,還敢大膽地自己動手呢。記得一位族兄曾親手書寫過這樣一副“春聯”貼于自家里屋門上,上聯是“緊跟領袖毛主席”,下聯是“永遠干革命”。這是我目前看到的唯一一副連字數都不等的“春聯”。這事看似好笑,其實細想也沒什么,最起碼在他心目中還知道過年要貼上春聯表達心聲,再說,敢寫總比連筆都不敢拿要強。還有一位鄰居,某年竟用秫秸瓤當筆寫了幾副春聯,貼在了自家門上。正月里,說起這件事人家自己還樂呢! 大年初一,我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村南村北地走,當然走本身不是目的,賞春聯才是目的。家家戶戶那些紅地兒黑字的手寫春聯,字體千姿百態,搖曳多姿,讓我興奮,讓我感嘆。盡管很多的字寫得也不夠好,但它們卻準確地傳達著人們喜悅的心情,傳達著人們對新春、對未來的企盼。讀著它們,感覺滿世界都是對美好生活沸騰的熱度。 后來,市面上出現了印制的春聯,字圖并茂,美觀大方,頗具視覺沖擊力。我為這新生的事物歡呼過,也貼過這樣的春聯。但不知為什么,貼著貼著就感覺那千篇一律的春聯里還是缺了一點兒東西,便覺得還是手寫的春聯好,有看頭,有品頭,那是一種樸拙的美,是一種有情味的美。 父親逼我寫春聯 文/楊桃 大年三十,一家人圍坐在桌邊大快朵頤,三杯兩盞淡酒下肚,紅潤掛上臉龐。飯畢,杯盤狼藉的桌面丟給了母親善后,而我們卻有比善后更重要的事情——貼對聯。 在鄉下,貼對聯是家家戶戶必須的事情。對聯分了很多種,有婚喪嫁娶的,有春節上至達官貴族下至黎民百姓都張貼的春聯,有“借聯抒懷”的楹聯。當然最多的還是普通的祈福春聯,在年味十足的歲末,家家戶戶都貼上了紅紙黑字,儼然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是一種習俗、文化、風土人情,也是人們對過去一年的總結和美好未來的祝愿。 貼春聯,自然還掛燈籠。夜色來臨之際,鞭炮聲此起彼伏,黑色的夜空里點綴的漫天花色下,燈籠里的燈光投射出紅色的光線,映照在對聯上格外惹人喜愛。 我們家里,祖上讀書甚少,父親為了打破文盲相傳的惡性循環,決心將我打造成一個文化人。這期間,父親費盡周折為我買回了筆墨紙硯,讓我練習書法,學習對聯。這期間,恰好發生我家一個親戚無師自通練成一手好書法,貼出的對聯讓過路人無不夸贊的案例,所以,父親就更來勁了,也如法炮制,買回了很多草紙,大瓶墨汁,讓我持之以恒以期成就大器。然而,經過很久練習,我的字依然難以“見人”,哪里敢寫成春聯,掛在家門拿出去給人家看,怕不是要笑煞旁人哦。 于是,父親責難我的惰性和愚鈍,在有一年春節,他不再買現成寫好的對聯,而是買來紅紙,讓我從疊紙、計算字間距、寫字、張貼“一條龍服務”春聯。這可害苦了我這個寫字東倒西歪的假文人,牯牛下崽般寫出來,還被父親硬逼著我貼在自家門上。貼上之后,我不敢在門外出現,只在門后聽到些刺耳的評語。臉上發燒的同時,心里倒也下定決心要好好練習。 終于,在一年又一年的春聯“示眾”之后,我的毛筆書法馬馬虎虎能讓人不再譏笑,鄰里上下也有找我幫忙寫對聯的了。一到年底回家過年,便是一大堆紅紙等我去加工,然后貼在周圍鄰居門上。我已經習慣了示眾和任人評點,似乎也接受了父親要培養“文人后人”的期待。 春聯里的年味 文/老吳所求 臘八一過,濃濃的的年味隨著游子的陸續返鄉也慢慢襲來。 農家小院,巷陌人家,殺年豬,撈年魚,做豆腐,打糍粑,打揚塵,貼春聯……記憶中,勤勞質樸的家鄉人總是把一年的收獲濃縮在臘八節后置辦年貨的喜悅中,而把來年的愿景寄托在門樓下的春聯里。因此各家各戶,無論貧富貴賤,無論運達命舛,新春貼春聯,也就成為家鄉一種代代傳承的習俗。 春聯中洋溢著節日的祥和喜氣,無論是溫飽無望的饑饉年代,還是物阜民豐的太平盛世。印象中,我的已經作古的遠房二伯是個頗有聲望的鄉下名流,也是個頗通文墨的寫對聯的行家里手。二伯隨和儒雅,善待鄉親。每到春節,村人求聯,二伯自備筆墨,送往迎來,有求必應,且分文不取,有時還要倒貼紙張。因此,每到節前,村人或把二伯請進家里,或樂于找上門來。記得我和姐姐參加高考的頭年(78年)春節,家父為了討個吉利,買了張大紅紙送到二伯家,讓二伯寫副春聯。二伯稍作沉吟,裁紙舔墨,大筆一揮,字跡遒勁。上聯:庭栽棲鳳樹;下聯:池養化龍魚。橫批:前程似錦。也許是沾得二伯春聯吉言,79年我和姐姐同時考取。這件事我在散文《鐵算王二伯》中詳有記述。 也有不通書道的手癢的新生代主人,一手三腳貓功夫的字,但這不打緊,興之所至,情之所發,刷刷刷,一副春聯就此誕生。貼出春聯后,主人不忘自我欣賞一番,樂呵呵地笑。最有趣的是塆里叫發爺的族叔,土地承包后收購鄉鄰富余的糧食,開起了釀酒的家庭手工作坊,我們這里叫吊酒。發爺父子倆整天忙進忙出。小生意不大,但做得風生水起;銀子賺的不多,但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每年春節來臨,發爺都要提壺小吊酒登門酬謝,把二伯請進家里,寫上兩幅春聯,一副貼在門樓,一副貼在作坊。發爺對一副老掉牙對聯“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情有獨鐘。一貼三年,總不更換。偶有鄉人善意揶揄,發爺亦能自得其樂。到了第四年,二伯舔墨運腕之際頓了頓問發爺,今年來副什么?發爺憨厚一笑,一臉幸福愜意:老套頭,就去年那副吧,那副好,好!。二伯心領神會,當然知道那副指哪副,于是不假思索,一氣而成。 春聯中也曾浸透著苦澀歲月的辛酸無奈。記得我讀小學四年級時過春節,看見村頭的本家三叔家臘月二十八就把請二伯寫好的春聯貼出來,現在憶起當時正值文革,對聯似是毛澤東的詩句。奇怪之余就問父親。父親嘆了口氣后,撂下一句話:冇得法,也是逼出來的。我從父親口中得知,家鄉習俗,大年三十清早吃年飯,吃完年飯祭祖,貼春聯一般在祭祖之后至晚上轉點皆可。春聯貼出,預示舊的一年已去,新的一年將開始。貼出春聯后,上門討債的人就知趣地走了。三叔上有老娘,下有五個子嗷嗷待哺的小家雀。家大口闊,入不敷出,掇碗拿筷的多,掙工分的少,年年大缺糧戶,公債私款,年年一到臘月討債的堵上門來。三叔活生生一個楊白勞。實在沒法,三叔只好想到這招,挨到來年再說。這不禁讓我想起那時家鄉一到臘月就溜到大人嘴邊的一個詞——年關。年關年關,過年就是過關口啊。也讓我憶起兒時家鄉一句充滿美好憧憬而又略帶苦澀的俗語:細伢望過年,大人望種田。因為只有過年,小孩才有可能穿上新衣新鞋,吃上口魚肉葷腥;過完年大人才有可能把未竟的盼頭留待下一年。 時代的變遷,總讓人覺得有些什么親切的東西失落在歲月的某個旮旮旯旯。如今,故鄉舊宅多換新樓反倒變得清冷,會寫對聯的二伯和許多老一輩人都已作古,我等昔日少年也年過半百,后輩中的許多人也已落戶城里,娶妻生子成了家,置地購房買了車,還有農閑時節外出打工的淘金隊伍。每次回到老家,我心中總有一種“鄉音無改鬢毛衰”凄惶。偌大的村落,如今不到百號人,那些經年累月堅守在這塊故土上的都是些走不掉的拖家帶口的家中脊梁。但是,只要有親人的守望和血緣的牽掛,每到春節,就像遷徙的候鳥,他們中的多數都會不約而同地飛回老家。父母膝下,噓寒問暖訴衷腸;親友家中,互道珍重報平安。 自然,貼副吉祥喜慶的春聯是忘不掉的習俗。所不同的是,自二伯一去,春節前家鄉寫春聯貼春聯的盛事并未蕭條,墨跡也變得五花八門。有附庸風雅潑墨涂抹的,有一如既往請人捉刀的,有從市面采購回家的,也有像商業銀行、移動電信等服務行業贈送的。但這絲毫不影響家鄉人對春聯的喜愛,對一年美景的回望,對新生活的憧憬。 一年好景堪回首,又到春聯綻放時。 過年貼春聯 文/楓林雁子 小時候,住平房,帶個大院子。每逢過年,媽媽總是早早地買幾張紅紙,拿上一盒煙或者一些吃的,找人幫忙寫春聯。然后到了大年三十的上午,就叫我用面粉打一碗漿糊,拿上用高粱穗子做的小刷子,把春聯和福字貼到大門上。 那時我個子矮,就端上一個高的木頭方凳,放到大門邊。貼的時候踩在高凳上,弟弟也在一旁幫忙。過年的時節,正是新疆的數九寒天,外面氣溫至少也是零下二十多度,所以根本沒有辦法在外面刷漿糊。常常上半截漿糊刷好了,下半截還沒有刷,上面的漿糊就已經凍成冰了。 因此,我和弟弟就在家里把漿糊先刷到對聯上,然后我拿一條迅速地跑出去,快快地貼在門上,然后再跑回來拿另一條出去貼。有時粘不住,就叫弟弟趕緊把漿糊拿來,再刷一下。常常是把大門上的對聯貼好了,手也凍麻木了。 大門上的對聯和福字貼好了以后,再貼進入房子的大門,最后是房間里廚房臥室的門,上面只貼一個福字就可以了。我們常常是把福字倒貼的,邊貼邊大聲說“福到了”,爸爸媽媽樂的合不攏嘴。 那時的生活比較艱苦,爸媽是舍不得花錢買對聯的,幾毛錢買的紅紙可以寫好幾幅對聯呢。后來我上中學了,在學校里也學習了寫大字,媽媽從此再不求別人寫春聯了。買了紅紙和墨汁,讓我寫,紙和墨一次用不完,留到下一年用。只可惜我的書法糟透了,不知道是老師沒有好好教,還是我沒有好好練,反正每周一節的大字課,根本就沒有改變我那歪歪扭扭的字,我也懶惰沒有多花時間好好練。但是媽媽執意要我寫,我也只好硬著頭皮寫了。 那時候連隊里懂書法的人沒有幾個,路過的人看到我家門上的春聯,往往笑著說:“這字是丫頭寫的嗎?沒有誰誰寫的好,不過也不錯,比買的便宜多了。”我聽了,非常不好意思。 再后來,我們都出去上學了,就再沒有寫過對聯了。每到年跟前,街上到處都是賣春聯的,五花八門,各式各樣,應有盡有,而且還不貴。那時家里的生活條件也好起來了,爸媽總是早早地把各個門上的對聯、福字和門神買好,單等著我們到大年三十的上午貼上。我們依然會在貼福字的時候倒著貼,并且大聲說:“福到啦!” 手寫春聯的舊時光 文/米麗宏 那時,村里的臘月,像一掛小紅鞭,一粒粒,爆得脆生,迅速,有聲有色,瞬間便引爆了大寒。風冷得嘎巴嘎巴的。天空不是飄著雪,就是灑著很醇的陽光。其實,雪和陽光都像村釀,雪把火爐邊的村故事洋洋灑灑飄得哪都是,冬陽卻把靠在北墻根下的老頭兒們,灌得臉上都有了紅暈。 我一個媳婦家,哪有老頭兒們悠閑。好容易放假了,把我的石頭小南屋,掃了蛛網,擦了墻壁,換了新的油畫、卷軸;把沙發巾、床罩,輪個兒清洗;柜子里的舊雜志清理出來,新買的書籍,捧著放進去;再在亮閃閃的柜玻璃上,粘一個胖乎乎戴草帽的小孫猴。看狹仄的屋子里,有了清新的年味,我就該騰出心思為鄰居們寫春聯了。 上世紀90年代,學校都已不設書法課,能寫毛筆字的很少,周圍那片鄰居“矬子里面拔將軍”,把我給尋了出來。不知誰起頭兒,大家紛紛把大紅紙送往我家。也不管我寫得好賴。誰叫我是個教書先生呢? 既然看得起,我就不再推辭,挽起袖子就上陣了。每年寫對聯,西鄰那個爺爺輩的老人家,就會拿著自家的碟子,過來幫忙。裁紙,添墨,牽紙角,把寫好的對聯雙手捧著放到地上。他似乎還有點老派的恭敬,跟我配合得很是默契。我的孩子一周歲大小,被孩子父親捉著后衣裳的背帶,在屋子有限的地面上,跌跌撞撞地跑。 是臘月二十五六的樣子,年糕蒸出來了,豆腐壓出來了,殺豬煮肉,骨頭都啃過了,年事已接近尾聲。小販子,見縫插針在鄉下游走,南窗下的街,常有吆喝透進窗欞,“收骨——頭!收頭——發!”小販把吆喝弄得入味,前兩個音節晃晃悠悠,優哉游哉,輪到“頭”和“發”,就弄個急剎車,剛出嘴唇,戛然而止。我的孩子,一聽這聲音,就靜止一霎,之后,興奮得雙臂亂舞,也附和著吆喝:“收骨——斗!收斗——佛!”可憐她字還說不清,音調卻調配得惟妙惟肖。 三個大人就停下,一起大笑,笑聲暖暖的,跟滿屋子的紅對聯相映生輝。 往往要寫一整天。橘黃的夕陽斜照進窗欞的時候,對聯干爽了,我用毛線把它們捆成一卷一卷,依次排著隊,像幼兒園的孩子,被各家領走;鄰人來取對聯時,都不肯空著手,幾塊豆腐,幾方年糕,或者一盤炸油果,還有花生之類零碎的吃食。我也不拒絕,將超市買來的糖果,裝一小袋子,交換一下,給他們帶回去。 裁對聯剩下的一堆紙片,也被我寫上吉祥字,“福”“安”“喜”“豐”“余”“旺”,想起什么就寫什么,這些吉祥的紙片,因為我的勞動,被賦予特別的含義。我祝福并感恩那些跟我們相濡以沫的草木、農具、牲畜、家禽,乃至幫我們過日子的缸、壇、灶、屋,祝福它們也過一個吉祥年。 三十那天下午,我把紅紅的紙片分給左鄰右舍,讓他們貼在床頭、門邊、廚灶上,糧倉里,牲口棚;我家也貼了滿院子,紅艷艷一片,喜氣盈盈。我的孩子被她父親抱著,跟在我身后睜大眼睛看,她純純的眸子里,閃動的吉祥,讓我瞬間感動莫名。 如今,城里鄉下,手寫春聯已經很少了,商家贈聯,賣年畫兒的順帶賣春聯,再沒人再來尋我寫春聯了。不知怎的,手閑下來,倒好像缺失了一種年味。那樣揮毫潑墨的安靜里,竟然也蘊含著淳厚、溫馨的年氣息哩。 猶記年少寫春聯 文/張燕峰 臨近年根兒,大街上到處都有人賣春聯。我的思緒隨著凜冽的寒風一起飛揚,飛回到童年,飛回到童年的小村莊。 爸是村里唯一的大學生,毛筆字寫得遒勁有力,頗有顏體的風骨。因此,為鄉親們寫春聯的任務自然落到爸的肩上。可是有一年,臨近春節,爸卻連著幾天發高燒,整日昏昏沉沉,連握筆的力氣都沒有,哪里能寫得了春聯呢? 看著鄉親們不斷有人來探望又一個個掃興而去,爸急了,媽也唉聲嘆氣。見狀,我自告奮勇:“我來給大家寫春聯!” 爸的眼睛一亮,很快又黯淡下去。媽倒是高興了起來,“燕子的字方方正正,寫得也有力,就讓孩子試試吧。”我也用力晃著爸的肩膀,“讓我試試吧。”爸被我晃得直喊頭暈,只好答應了我的請求。 我的腳下好像踩著一朵幸福的祥云,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于是,我一鼓作氣,找來了筆墨紙硯,開始練習寫毛筆字。誰料,握毛筆還真不容易,十分鐘不到,手腕就酸得厲害,手更是抖個不停,寫出來的字東倒西歪,毫無章法。我灰心喪氣極了,懊惱得差點哭出來。 這時,爸開口了:“萬事開頭難。我最初學寫毛筆字的時候還不如你呢。你的字間架結構沒有問題,關鍵是握筆要用力,要穩,心要平,不能浮躁。”說著,爸掙扎著坐了起來,給我做示范,“你試試從我的手中搶一下毛筆。”我猛地用力,可爸的手就像鐵鉗子一樣牢牢地握著筆,哦,我恍然大悟,知道該怎么握筆了。 于是,我重新回到了桌前,專心致志地寫了起來。奇怪,當我內心平靜下來,意外地發現手腕不酸了,手也不抖了,寫出來的字也像模像樣了。媽在我身后高興地叫了起來,連聲說“不錯,不錯。”爸看了也頻頻點首,贊許地笑了。這下,我有信心了,練習得更認真了。 鄉親們又夾著紅紙來找爸寫春聯,爸抬起虛弱的身子,連聲致歉,說:“讓俺家燕子寫吧,她的字不錯。”鄉親們雖然滿腹狐疑,但也沒有別的辦法,只好將信將疑地把紅紙遞給我。 我給第一位鄉親寫的時候,心里惴惴不安,于是不斷告誡自己:穩住,穩住!我做了一個深呼吸,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等呼吸順暢了,我才開始動筆。當寫完一張春聯時,那位鄉親眉開眼笑,說:“咱燕子還真有兩下子。”聽了他的褒獎,我更加信心十足了,氣定神閑,運筆更加自如了,寫出來的字也非常大氣有力。 當我寫好了最后一張,鄉親們滿意地走了。而我能代替生病的爸寫春聯的消息也像長了翅膀的鳥兒一樣,很快飛遍了整個村莊,于是,找我寫春聯的人就絡繹不絕起來。當我寫完了所有的春聯,已是除夕了。小伙伴們都同情我,說我犧牲了多少玩耍的時間,可我一點都不后悔,相反心里卻非常甜蜜。 而今,我漂泊他鄉,與故鄉隔著千里的山水,可為鄉親們寫春聯的情景仍歷歷在目,像一幅明媚的畫掛在我記憶的門楣上,那樣明艷,那樣動人! >>>更多美文:好文章
FOO715VDE5VED
台北巧克力模型製作推薦
新竹巧克力模型設計工廠推薦 》茶碗蒸模型 日式蒸蛋 茶碗蒸 蒸蛋食物模型製作推薦桃園食品拍照道具推薦 》三層肉模型 梅干扣肉 三層肉便當 梅干菜食物模型製作推薦
留言列表